欢迎来到山西中医药大学中医药博物馆!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中国民族医药协会中医药(民族医药)博物馆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学术年会在我校召开

【来源: | 发布日期:2025-07-02 】

6月28日,中国民族医药协会中医药(民族医药)博物馆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学术年会在我校召开。本届年会由中国民族医药协会中医药(民族医药)博物馆专业委员会主办,山西中医药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联合承办。中国民族医药协会会长李文亮,山西中医药大学党委书记李华荣,中国民族医药协会中医药(民族医药)博物馆专业委员会主任蓝韶清出席开幕式并致辞。校长王宏伟主持开幕式。国家中医药博物馆副馆长陈峥,太原市委原常委、宣传部长、傅山学社社长范世康,太原傅山研究会副秘书长于军,我校党委委员、副校长张桓虎出席。

来自全国中医药(民族医药)博物馆馆长、专家学者及相关领域代表逾200人齐聚一堂,聚焦“AI赋能文博·快速变化社会中的博物馆未来·中医药文化传承与创新”这一时代主题,共襄盛举,擘画行业发展新蓝图。

开幕式

李华荣代表全校师生向与会嘉宾表示最诚挚的欢迎。他指出,山西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中医药文化底蕴极其深厚,作为省内唯一一所中医药高等教育本科院校,山西中医药大学是山西省中医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文化传承的核心基地。学校一直高度重视博物馆的建设与发展,近年来积极尝试利用AI技术进行馆藏文物的智能管理与信息挖掘,构建数字化展示平台。李华荣强调,全国中医药博物馆年会是中医药文博领域最高规格的学术盛会,是展示成果、交流思想、启迪智慧、凝聚共识的重要平台。他坚信,本次年会必将形成丰硕的成果,为新时代中医药博物馆事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李文亮在致辞中指出中医药、民族医药传承与发展是国家战略国策。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出台了《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等一系列重大政策,并在2024年7月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国家数据局联合印发《关于促进数字中医药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数智中医药”的发展方向,为传统医药与现代科技融合建设博物馆提供了顶层设计支撑。李文亮会长表示,作为由国家民委主管的国家一级社团,中国民族医药协会始终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医药“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的重要指示精神,坚持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主题,致力于继承、弘扬中医药文化和民族医药传统,坚持发掘、整理、宣传和推广工作。

蓝韶清在致辞中指出,三晋大地中医药文化底蕴深厚,山西中医药大学中医药博物馆珍藏的万余件文物,生动镌刻着中医药在山西的传承脉络。他强调,如何讲好中医药故事,如何在AI时代推动中医药(民族医药)博物馆实现跨越式发展并促进文化国际传播,是亟待探讨的核心命题。本次年会正是为了汇聚智慧,共商对策。他呼吁与会同仁凝心聚力,深入思考,让“博物馆的智慧”普惠民众,让“中医药的智慧”走出国门、造福世界。

校长王宏伟主持开幕式

大会现场宣布了“2025年中医药文化科普讲解大赛”及“2025年中医药文化精品陈列展览”的获奖名单,并为获奖代表进行现场颁奖。

主旨报告

国家中医药博物馆副馆长陈峥作题为《加快数字化建设,促进互通,丰富展陈资源》专题报告

广东中医药博物馆馆长张书河作题为《南粤杏林筑华章——广东中医药博物馆建设经验分享》专题报告

刘润兰作题为《傅山相关文献的搜集整理及传承传播研究》专题报告

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药与管理学专业留学生雷法作题为《中医药文化在智利自建交以来至参与“一带一路”倡议期间的发展与传播研究》专题报告

浙江中医药大学浙江中医药博物馆常务副馆长郑洪作题为《浙江省中医药博物馆联盟的组织与展望》专题报告

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中医药博物馆馆长李赣作题为《“活化”中医药,推动大思政、大美育迈出新步伐》专题报告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副所长冯磊作题为《活化利用文物资源以文创产品促进中医药科普路径探讨》专题报告

陕西中医药大学陕西中医药博物馆馆长白吉庆作题为《中国医学史展厅展陈主线与陕西特色实践》专题报告

甘肃中医药大学中医药博物馆馆长柳春作题为《敦煌图像与中医智慧:博物馆展教中的文化融合实践》专题报告

会后,与会嘉宾参观调研山西中医药大学中医药博物馆。

山西中医药大学副教授翟春涛围绕展览设计及藏品管理工作进行了现场教学

本次年会主题鲜明、内容丰富、成果丰硕。与会代表们围绕“AI赋能文博”“中医药博物馆在快速变化社会中的定位与发展”“中医药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等核心议题,展开了深入研讨和交流,达成了广泛共识。会议的召开,为新时代中医药(民族医药)博物馆事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动能。与会嘉宾纷纷表示,将携手同行,深化合作,共同推动中医药博物馆成为守护民族瑰宝、传播中华智慧、服务人民健康、促进文明互鉴的重要力量,为中医药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谱写新的华章。